2008年9月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四版:法趣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刑名师爷屏风背后的审判官
小雅

  学而优则仕,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出身寒微的读书人通向社会上层的华山道。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两朝,八股文成为考试的内容。对于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来说,只需要懂得之乎者也,写得道德文章,便有机会金榜题名,跻身庙堂之高。
  因此,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僚,多半是范进式的书呆子,完全不了解司法实务,又如何能胜任法官的工作?刑名师爷的产生,也就成为一种社会需要了。

  “影子法官”  举足轻重
  所谓刑名师爷,是由官员私人延请的,负责协助官员进行司法审判的幕僚,不在国家公务员序列,由官员提供奉薪。
  相比于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官僚,他们的司法阅历与官场经验要深沉得多。他们熟知司法程序与律条判例,具有专门的刑事侦查与法医学方面的知识,作为法律顾问,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举足轻重。
  一般而言,在诉讼发生后,官员会将所有资料交给刑名师爷先行整理,由师爷决定何时开庭、如何操作以及最终出具判词。在审判时,官员坐堂,而师爷则隐于屏风之后遥控,师爷的一张纸条、一声咳嗽,都可能对审判产生影响。刑名师爷襄理司法,而所有的责任由官员背负。官员与师爷二位一体,荣辱与共。
  刑名师爷是对地方官员在司法领域专业能力缺乏的补足,因此,在衙门中,相对于其他人,师爷的地位更为超然。师爷是“入幕之宾”,是客人,而不是下属,从而享受到从官到吏所有人的尊重,敬称他们“先生”或“夫子”。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对“读书人”的尊重有关。

  名利双收  趋之若鹜
  师爷这一职业在明清两朝还是有众多学子趋之若鹜的。驱动他们投身于这一职业的原因主要有二:
  其一是经济原因。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,这种现实的困境也让众多读书人只能放下身段,为五斗米折腰。师爷的职业虽然不算风光无限,但却可以糊口。
  师爷的工资——束脩没有一定,与个人能力与州府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。如果个人能力强,就可以去富庶地区,取得更高的薪资。清代名幕王祖辉,他最初投身师爷行业,在其岳父县衙,每年收入白银24两。而后他转投知府门下,一年的收入则是74两。而清季县太爷的纯薪金收入也不过45两白银。
  其二则是晋身捷径。科举考试比之今日的考研更为残酷,鱼跃龙门者少,名落孙山者众。虽然师爷无名无分,但是却受人尊重。如果能够投靠好的主官,身价自然水涨船高。官场的潜规则,让他们也能掌握属于自己的资源与权力。
  作为刑名师爷,他们所掌握的资源与权力就是司法审判。很多无良师爷就是利用他们对法律的娴熟掌握在诉讼中上下其手,颠倒黑白。有一则故事就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情况:
  四川某县曾有大盗闯入居民家中行抢案,苦主状纸上明白写着“暴徒从大门而入”之语。然而受到贿赂的刑名师爷看到此状,沉吟半日,在“大”字上凭空加上一点,状词便变成“犬门而入”。这一点可谓价值千金,从“犬门而入”自然非抢劫而是盗窃,性质完全不同。具状人见到这种状况,便知自己遭人暗算,也只能怒而不言。
  有法官之实,而无法官之名。隐藏在幕后的刑名师爷,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司法中看不见的法官。